代码

《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》GB 55030-2022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,部分条文有较大调整。
1、明确防水年限及提高抗渗等级、混凝土强度,其中地下工程抗渗等级由原有P6提升到P8。
2、对比旧规,新规按类别区分为Ⅰ、Ⅱ、Ⅲ类。
Ⅱ乙类(地下工程)处甲类和丙类以外的建筑屋面。
Ⅲ丙类(地下工程)对渗漏不敏感的物品,设备使用或储存场所,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建筑地下工程。
3、地下工程基本为一级防水设防,成本会大幅度提高。在用材的选择上有许多地方值得探究。
地下工程防水做法推荐
1、在底板防水上建议首推预铺反粘胶膜工艺做法。在新规执行前预铺材料本身已达到一级防水要求,满足新规要求下可考虑增加一道水泥基渗透结晶或聚合物防水砂浆,相对来说成本较优,也可考虑无胎自粘卷材。按此工艺不设置保护层,一定程度节约工程造价。
2、地下室顶板有种植顶与非种顶之分。但经多年项目实践,在地库顶板不建议区分:a.植物根系属于无规则生长,防水安全无保证。b.施工区分较难划定及影响工期与项目品质。建议统一考虑4厚SBS耐根穿刺卷材+2厚非固化防水涂料(材料特性与基层结合度更高)
3、地下空间零坡度防排蓄水系统是一种集防水、保温、排水、集水、阻根等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环保系统。此系统可对地下空间建筑进行全方位防护,杜绝窜水的发生,可以与结构抗渗混凝土达到 100% 粘结。并通过构造层次的合理优化,真正的做到“刚柔并济、防排结合、节能节材、高效利用”的设计原则,是“海绵城市”、“装配式建筑”、“新住宅”设计理念的完美应用。
4、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线缆,报警总线、消防电话线、消防广播线及通讯线等可选用阻燃线缆。可降低造价;
防水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内部的构造和设备不受水的侵害,从而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。在新规范发布之后,防水的做法需要更加科学和严格,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方法,以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。



